关灯
护眼
字体:

58|第 58 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r />     而之前保持沉默,在看到但如玉心里动摇,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出版社列表和资料让她阅读……

    所有这些都体现着她做助理的专业和敬业。

    ----

    接下来几天,许芬妮去和各个出版社咨询打交道,为但如玉的书做推广。而但如玉则在伦敦游览起来。

    这个城市已经变得十分现代化,与记忆里的面貌大不相同。尤其是街上行走的年轻人,热情奔放,大胆乖张,不时给她带来惊喜,甚至是惊吓。

    然而当她走进一些狭窄巷陌,仔细观察现代化背后的建筑时,又欣喜地看到不少历史留下的痕迹。

    街巷、路口、树木、天空……

    但如玉闭上眼,深吸一口气,露出满足的表情。

    ----

    从6月24日到27日,伦敦书展在奥林匹亚中心盛大举行。但如玉住的地方离那里非常近,走路十分钟就能到。

    她换了一身比较舒适休闲的服装,和穿着十分职业化,踩着矮跟鞋的许芬妮一起走过去。

    许芬妮的脸色不太好。她这几天与出版社的接触并不顺利。虽然她已经准备的十分充分,不但带上了但如玉翻译的小说英文版开头和大纲,还将国内版本的销售数据带了过来。她甚至准备了《疯子迪亚洛》的网络连载数据、如玉姑娘的网络热度和搜索数据等,以证明这套书的潜力。

    然而大出版社毕竟是大出版社,都有着各自的流程和业务分工。像他们这样找上门去的,和普通投稿没什么区别。而投稿就要等着审核。

    许芬妮等不了,也不愿意等。费尽心思与相关编辑接触之后,对方看了却道:“像这样水平的作品,每天我们社都能收到好几本。”

    他们看不上中国国内的销量,当然,也确实国内销量通常对欧美的影响力不大。其次他们也不能确定文章内容是否适合欧美出版。

    “放轻松,这件事本来就是尝试,你知道我并不是非要大出版社不可。”但如玉见许芬妮头疼成这样,不由安慰。“现在情况如何?”

    “有两家出版社同意进行提前审读,但是前提是能提供全本,至少是40%的英文翻译稿。另外几家出版社明确拒绝了。哦,对了还有一家说提供稿件之后简单审核就可以出版。但是他们要买断版权。”

    但如玉摇头:“买断是不用考虑了。”

    许芬妮点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走进书展大厅,两个人被展位拥挤和人流密度给吓了一跳。

    不过但如玉很快适应了,也庆幸自己穿了休闲装,在人群中穿梭并不觉得疲累。

    按照许芬妮的指引,但如玉走了几家出版小说较多的出版社,看了不少最新出版的书籍。她看英文毫不费力,拿起一本先看装帧,然后翻几页便能知道这书成色如何。

    但如玉在几家出版社逛下来之后,不由暗自摇头。说实话,刚才许芬妮跟自己介绍情况,她还以为是自己的书质量不够好,所以那些人才拒绝或者提出很差的合作条件。却没料到他们出版社出版推广的书比自己写的还有不如……

    其实但如玉这是想岔了。很多出版社让他们提供更多稿件,等待审核并不是因为但如玉写的不好,而是这就是大出版社的现状。稿子多,出版的机会少。就算有再多编辑看,一篇投稿从投出去,到出版社反馈也需要一个月,甚至三个月的时间。

    所以想要许芬妮在短短几天内谈下与大出版社的合作,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但如玉看了三天书展,除了了解到自己的定位之后,也多少有些大开眼界。她尤其对现代世界各种新奇的出版发行方式,图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横向发展感到新鲜。

    但如玉这次来伦敦并不是什么秘密,而且行程也不算匆忙。所以每天到处走,看到有趣的,美丽的便用手机拍下来发到微博上。和她最初发微博差不多,照片配上简短的文字,冲淡了如玉姑娘微博这段时间的公式化气息,带来不少生气,也让她的粉丝和读者感到久违的熟悉。

    尤其是她在许多照片中,都试图去挖掘伦敦街头的生活气息,并将它们与自己熟知的过去的伦敦相比较。一边说文化,一边看风景,别有一番滋味。

    众人纷纷表示,这种玩法也只有如玉大大能玩得出来。

    “呀!我也去过英国,为啥我没看到这些!”

    “qaq是啊我还在伦敦留学一年呢,居然如玉大大走得这些小巷子,看到的风景我都没看到过,太可惜了!”

    “不是你们没看到,是你们看到了也不觉得有什么。╮(╯▽╰)╭,如果不是如玉大大这照片配上她写的文字,我真觉得也没什么。”

    而逛书展之后,但如玉又发现了一些可以写的东西。比如她看到书展上的某些好书,便拍下封面,写一写书籍简介发到微博上。

    还有她与某些图书作者,出版社工作人员的聊天中知道的趣事。

    如玉姑娘的微博热度再度攀升。本来有些人因为之前这个微薄吵闹比较多,宣传太多而取消关注或短时间屏蔽,现在又找回来关注了。

    尤其是那些从但如玉写长微博介绍文化,开始追看她微博的人,更是喜欢她最近发的东西。

    而更多没那么文艺气息,只关注八卦的粉丝或者是好事者,却从中嗅到了些许不寻常的信息……

    ——如玉姑娘这是要寻求海外出版了?

    ——《疯子迪亚洛》谈了海外版权?要发行英文版?

    “卧槽这么快,简直牛x了好吗?123言情之前是不是还没有小说翻过英文版呢?”

    “别说123言情了,估计网文都没有吧……之前说英文版,不就是《三体》吗?还是美国那边出版。”

    “不过你别说,如玉大大这本书如果在英国出版上市,还是挺合适的。毕竟写的就英国几百年前的背景。而且不是很多专家学者都出来说很符合当时历史情况吗?”

    “那是国内专家,谁知道是不是真的?”

    “ls……你没看到有人去问过国外教授吗?反馈都挺好的!我觉得如玉大大这本在伦敦出版肯定很合适。就是不知道是哪个出版社,好期待啊~”

    ---

    6月29日,布伦登画展开幕当天,但如玉并没有作为嘉宾出席开幕式。

    她的画作虽然参与了画展展出,但是却是在一个不怎么起眼的角落,而且是以missruyu这样的名字参加的业余级别画作展出。所以并不是画展的主要展览内容。

    但如玉在画展的主展厅参观时,卢卡慢慢走近她身边。

    “但小姐。”

    “巴尔巴卡维先生。”

    卢卡笑着看向墙上那张色彩冲击十分强烈的现代派画作,说道:“非常漂亮,不是吗?这位画家今年四十多了,年轻的时候重技巧,基本功扎实,却始终在艺术上没有突破。画出来的画虽然规矩漂亮,却终究感染力差了一些。却到了中年因为人生变故,突然性情大变,反而导致艺术水准上的突飞猛进……”

    但如玉笑了:“巴尔巴卡维先生是在告诉我,不要着急,将来我也可以有这样的作品吗?”

    卢卡道:“不敢,不过但小姐的画作现在看上去确实比较平淡偏写实。”

    “写实不好吗?”

    “当然也好,只是……现在不那么流行罢了。”卢卡指着墙上,“现在这样的画才能卖出钱来。”

    但如玉点点头:“没关系,我画画也不过是为了纾解心情,顺便记录罢了。”

    这时,许芬妮和卢卡的助理一同走过来,分别站在两人身边。卢卡笑了笑:“看来是谈好了。”

    许芬妮贴在但如玉耳边:“10%”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