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九章 所谓可歌可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谢小满和桓温的关系,恐怕连两个当事人也很难真正说清。

    二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还是在建康城的游船上。

    那时候,谢小满重伤昏迷,“赤诚”相见,这才惹来了后面种种逼婚之类的事情。

    逼婚的事情发生之后,桓温这个人对于谢小满来说,是十分令人厌恶的。她不喜欢被人利用的感觉,更何况是被人莫名其妙的当做自己的小妾。

    于是谢小满用了些小手段,耍了些小聪明,又在谢安的主导下,将这场因缘吹散。

    因缘断了之后,谢小满虽然仍旧对桓温心有余怨,但很多事情却又悄然改变起来。

    针对桓温这个人,他的才能、他的胸襟、他所向往的、他所行动的,这些,都是谢小满所欣赏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虽然有的时候,谢小满自己也在想。自己是不是把史料中的桓温,与自己亲眼所见的桓温弄得有些混杂,这一点,就连她自己也不得而知了。

    对桓温,谢小满既欣赏,又同情。

    这个世界上,同情强者的人实在少的可怜。但谢小满明显是一个。

    很多时候……换句话说,大部分时候,桓温在谢小满眼中,就是那个《世说新语》里的人。

    是那个看着自己手植之树蓬勃成长、合围之宽后,说出那句“草木如此,而况人乎”泪眼阑珊的桓温。

    是那个徘徊无措、寻觅不得出路,看着滔滔江水,终究下定决心,说出那句“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的桓温。

    那样的桓温。在史学家看来只是一个顾盼彷徨、瞻前顾后,甚至佣兵自重的人。

    可是谢小满看到的,却是一个在黑暗的世界里,不断摸索、寻找,想要为自己,为世人找寻一条出路的人。

    野心……那是必然拥有的东西,毕竟大丈夫生于乱世。焉能苟且偷生。

    桓温有才干。有郗超的辅佐,这让他往前走了很长的一段道路,却终究无法到达尽头。

    当然。平心而论,即便是谢小满这样的马后炮,也无法判断那尽头之后到底是什么东西。

    如果桓温篡位成功,难道真的可以挽回东晋天倾的残局?这恐怕是异常困难的。

    这就像是谢玄的那场淝水之战。虽然已经足够强大,为东晋换取了一段中兴的时间。可终究再难触碰到盛世的光辉。

    晋朝如今的样子,是两汉末年直至三国后,不停动乱的结果。数百年的沉沦,很难在一代人手中修复。

    如今的中原大地。就是一个烂摊子,倒出都是破洞和补丁,很难再重塑出一件新衣。

    所有人都知道他的难处。桓温不是楚狂人,他是身处于洪流之中的人。更加明白其中的激流涌动,是一个什么样的重量。

    所以他要北伐,几乎孤注一掷的北伐。

    他要让朝中那些萎靡不振的士大夫看一看,让王谢那些世家大族看一看,只要肯去做,北面也并非是铁板一块!

    桓温在谢小满的心中,正是这样一个形象。

    一个在黑暗中大声疾呼、奔走呼唤的形象。

    这样的桓温看起来有些可怜,有些可悲,却又在另一方面,异常的壮烈着。

    只是,谢小满更加清楚的一点。就是在历史洪流里,桓温这样的任人物,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名声,千年之后的世界里,已经很少有人听过他的名字。

    这个十六岁手刃仇家的少年,这个佣兵自重的铁血汉子,这个孤单在黑夜里,期寄用手中的利刃,破开一条血路的男人……在千年之后,终究会被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荡去,再也留不下太多的东西。

    当然,不只是他桓温。这个魏晋南北朝的乱世里,有太多闪亮的星辰被埋没,东晋十六将的威名,也只是在小众当中传递着,闪不出耀眼的光。

    生逢乱世这种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悲哀的。毕竟“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可是对于桓温、对于慕容恪这样的人物来说,只有在这样的乱世里,才能真正闪耀出自己的光芒。

    可他们同时又是悲哀的。因为乱世也分成三六九等,诸如隋末唐初,诸如明末清初那样的时代,有太多的英雄在天幕上闪耀如天狼,很难让人忽视。

    但魏晋南北朝不一样,它比寻常的乱世还要混乱着,就仿佛一团乱麻。

    教科书上不愿多做探讨,史学家埋首故纸堆的做出研究成果都要更加困难。

    这就是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