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78章 一个鸡蛋一两银子,你他丫的在侮辱我智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拉撒睡,都在内务府的掌控之中,尤其吃喝拉撒睡,事关生命安全,皇帝也是人啊,这些人得罪不起啊,肯定要迁就。

    二是,作为堂堂皇帝,怎么能和奴才们斤斤计较呢,就是计较,这些“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帝也算计不过内务府的市侩们。

    三是,内务府掌控皇室一切家务,事涉宫闱,国家监察体系管不了,再说了这些人有外人吗?

    后面的两点都好说,但第一点却是大事,也就是因为这一点,但凡软弱一点的皇帝就会被内务府的人拿捏住。如雍正皇帝那样的铁血皇帝自然内务府不敢放恣,可如道光光绪帝那样的皇帝就只能任由内务府拿捏了。

    别说光绪帝,就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看着内务府都只有干瞪眼的份。

    晚清军机大臣阎敬铭是个比较细心精明的朝臣,他发现内务府官员为清廷采购的皮箱每个要价60两银子太高,其中肯定有猫腻。于是,阎敬铭就向慈禧太后报告说,京城里皮箱单价最高也不会超过6两银子,因此怀疑内务府采购皮箱时有克扣贪污银两的重大嫌疑。

    慈禧太后听了之后,就下令要阎敬铭去给她买个6两银子的皮箱回来看看。阎敬铭去市场上一看,竟然惊奇地发现所有出售皮箱的店铺全都关门不做生意了。后经多方询问方知,原是内务府差人出来发话,要求北京城内所有的皮箱店关门谢客,谁擅自开张就砸烂谁的铺子。

    于是,阎敬铭写密信给天津道台,让他从天津买个皮箱子送过来。结果半个多月过去了,天津的箱子也没运过来。因为没有真凭实据,阎敬铭对内务府的指控也就不能成立了。后来一查,原来是阎敬铭派去天津送信的人竟然收受了内务府官员行贿的1000两银子,带着密信不知所踪了。

    清廷内务府官员的贪污腐败到了如此疯狂的程度,恐怕也是慈禧太后所始料不及的,由于种种原因所使然,连老佛爷也过问不了,还有谁能够管得了呢?!

    中国古代油水最肥的官职是什么?

    不是管钱的户部,不是管军事物资的兵部武备司,也不是地方上的盐运、漕运等官署,而是清朝的内务府。

    雅利奇选的这个时间很好,现在嘉庆皇帝在前朝开启了反腐大招,那么作为中国古代油水最肥的官职,内务府理所当然的应该中招,趁着他还没有到达最嚣张的时候,感觉将他扼杀在摇篮里。

    有北京民谣为证:“房新树小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说的是如果哪天皇城根下出现一户暴发户,房子是新盖的、院子里新栽了树苗、墙上挂着现代人的画,那这户人家肯定是内务府的官吏。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内务府当差来钱快,上任没几天就能在寸土寸金的四九城置办高宅大院。衙门上下,“视中饱舞弊,如奉明言”,贪赃腐败得就差公开往家里运官银了。有的衙门,比如负责供应京畿地区官粮的漕运衙门,经手的钱粮可能比内务府要多。但漕运官守着百万计的官粮,动不了手脚,揩不到油水干着急。所以说,既有钱又能揩油的内务府,当之无愧是古代第一肥缺。

    内务府是大清朝的特产,顺治进北京后设立的专门管理宫廷事务的机构,内务府大臣就是皇帝的大管家,专门负责皇帝家的衣、食、住、行等各种事务。不要小看了这个管家,他们才是生物食物链上最高级捕食者。按当时的食物链规则,底层官员靠盘剥百姓为生,上级官员靠盘剥下级官员为生,皇帝盘剥所有的官员,而内务府官员则靠盘剥皇帝为生。

    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内务府官员盘剥皇帝的手段和方法无非是工程回扣和为皇家购物时加码上报,所以无论皇帝买什么东西,一经内务府,价格立马翻番上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内务府管理所有的太监和宫女。清朝成立敬事房,严格管理太监、宫女及宫内一切事务,防止出现宦官专权。敬事房也隶属内务府。所以,太监就和内务府利益攸关,并在之后内务府的沉浮强弱中站在了内务府的一边。

    一言蔽之,一个皇帝从在娘胎里开始到死后定期领取子孙后代的冥钱,都离不开内务府。内务府机构因此极其庞杂,而且越来越庞杂,吃这口饭的人也越来越多,逐渐成了可以和朝廷的三院六部相互平行、相互抗争的官僚机构了。

    当然皇帝也不是傻瓜,为了压制内务府,让它更好地为自己服务,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比如内务府最重要的司是广储司。广储司就是皇帝的小金库,建了六个仓库储存皇室的所有财产,其中金、银、珠、玉、珊瑚、玛瑙和宝石等专门储存在银库里。银库因此被称为六库之首。皇帝对银库看得最紧,特地将银库设在紫禁城太和殿西侧的弘义阁内,安排了25人日夜盯着它,规定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才能开库。

    为了防止监守自盗,看库的人没有钥匙,钥匙由乾清宫侍卫保管,而且不只一把。开库时,必须由多名特定的官员在场,进出库房的人都得严格搜身;库房关闭时,必须由多名特定官员共同签字画押,并在锁上贴上封条。

    每月,内务府都要对皇帝六个库的收支出纳情况进行统计汇总;皇帝随时可能抽查,年底专门听取内务府的报告,每五年亲派不相关的大臣进行盘库。这仅仅是对广储司六库的管理制度,整个内务府管理之严、皇帝之重视可见一斑。其他的管理制度(比如祭祀贡品的数量、官学的伙食标准等等)更是汗牛充栋,能搬出一箱又一箱的文件来。

    但再强的制度都会有人钻漏洞,更不要说内务府这些世代玩钻漏洞的高手,雅利奇也是被他们逼的没有办法了,一年两百多万两的银子哗啦啦的进了这些人的口袋里,一年两百多万两的银子就这样没有了,泡都不冒一个,看着就让人心绞痛,还不如拿给她培养几个高等人才,日后横扫欧美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