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一章 代师授艺(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纸上,既成了印刷的文本。此法比雕版或活字印刷法简单多了。据我所知,高明的匠人雕版,一张版需要十余日,雕错一字,就全版做废。活字印刷也需要事先做好泥模,有新字就必须开新模。而这蜡纸,随写随印,再是方便快捷不过。尤其是在大军之中,行军打仗,一纸公文通过蜡纸立刻就能印刷数万张。”

    郭大路点头道:“不错,蜡纸印刷法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不过,我现在虽然已经配出了油墨,但是蜡纸却只有这几张了,这还是师傅传给我的,我自己也不知蜡纸的制作方式。”

    李华沉吟着:“蜡纸的关键是纸要薄,纸上可覆蜡,我认识府城的几家造纸作坊,可以请教他们的匠师,能不能做出类似的薄纸来。”

    郭大路一拍手:“好啊,那就麻烦李师弟了。”

    李华一怔:“小师兄,你就不担心师傅的蜡纸印刷术流传出去?”

    郭大路笑道:“我有什么好担心的,师傅传我学识时早就说过,希望我将他的科学传播得越广越好,他的种种本事,知道的人,学习的人越多越好,可不是藏在自家的山洞中发霉的。”

    李华神往地道:“我们的师傅山中老人真是不世出的贤人,可恨我这不记名的弟子无缘与他老人家相识。”

    郭大路道:“师傅曾经说过,他的知识传播的过程,也是一个自己重新学习的过程。他的知识也并不见得样样都是对的,如果他人在学习过程中,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解决之,那他反过来愿意拜他人为师,这就是学无止境。”

    郭大路说得兴起,突然问:“李师弟,你认为,师傅、我、你,谁最笨?”

    李华一呆:“这还用问?我们三人之间,自然是师傅最聪明,你次之,我最笨。”

    郭大路摇头道:“非也,非也,师傅却说,他最笨!”

    郭大路从灶里捡来了一根木炭,在地上画了三个大小不一的圆圈,他指着圆圈道:“这圆圈好比是师傅、我、你拥有的知识,而圆圈外,则是我们未解的知识。李师弟,你看看,师傅、我和你,是谁接触到的未解的知识多?”

    李华比划着三个不同大小的圆圈,突然跳了起来:“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师傅拥有的知识最大,他的圆圈也就越大,和旁边未解的知识接触的地方也越多,师傅知道他不知道知识,比我们多得多,所以他才说,自己最笨!”

    郭大路扔了手里的木炭,拍了拍手道:“没错,世人多愚,总是喜欢抱着自己那一点点粗浅的知识以为是宝贝,秘不示人,恨不能世代只传自己的子孙,他却不明白,知识是需要交流的,只有在交流、碰撞中,知识才能越辩越明,才能向前发展。学得越多,才知道自己无知的越多,固步自封,是最愚蠢不过的行为。我希望我能代师傅在这世间传播科学,学的人越多越好。”

    “区区一个蜡纸印刷术算得什么,我这里还有铅活字印刷法、彩色油墨印刷法,我只希望这种种印刷术传播得越广越好,更欢迎有那聪明才智之士改进这些印刷术,让更多更精美的书籍能以更便宜的价格,进入千家万户,让后隆村里的孩子也能拥有满满一书架的书!”

    李华目眩神摇,满满一书架的书?他是极爱书的人,但省吃减用,也不过收藏了一箱子的书,这其中不少还是他一笔一划抄来的,而在郭大路这小师兄心愿中,连乡村的小娃娃都能拥有自己的书屋!

    但李华知道,郭大路不是在吹牛,因为仅一项蜡纸印刷术,就能大幅度的减少书籍的成本,如果郭大路真有他说的种种神奇的印刷术,让天下读书种子买得起书,看得起书,并不是妄言。

    李华赞道:“郭小师兄有如此大志,实在是天下人之福。这种种新奇的印刷术发明尚需时日,我倒觉得,可以利用这师傅赠予的蜡纸,先行刊印《三字经》,如果能让师傅编撰的《三字经》成为我大李朝孩童启蒙必读之物,也算是师兄和我为师傅扬名了。”

    郭大路点点头:“扬名不扬名,师傅倒是不看重,不过师傅的确编过几本适合孩子们读的书,除《三字经》外,还有《百家姓》《千字文》,内含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种种小故事,不仅读来朗朗上口,更能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什么是仁,义,诚,敬,孝。”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