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今日楼沂南不当值,一大早连早膳都没有在家里吃就来到了六味居,没有到三楼上的雅间儿,而是在二楼靠窗的地方要了个桌位,点上了一桌早饭和荣意、松烟一起吃,待早膳吃得差不多了楼沂南喊来了小二,“水晶白肉、酥烂蹄花、梅菜扣肉、桂酿密肉和海带排骨汤这些菜各做一份,巳时末前一定要送到宁王府。”

    “好的,客官放心,小的们一定按时送到。”小二笑着应了。

    楼沂南早早的出来就是为了能够买到水晶白肉,祁承乾以前胃口偏清淡,肉食吃得也清爽,油腻的肉食很少食用,只是近来口味改变,特别喜欢吃各种肉菜,前两日他无意间说了六味居的水晶白肉不错,楼沂南就记在了心里面,几次派人来到六味居都说来晚了已经卖完了,楼沂南不信邪,今日特意早早的过来了,这不就有了。

    荣意还没有吃完,楼沂南便喝着茶等他,对于习武之人来说,邻桌就算是刻意压低了嗓子说话,那声音也无法避免的进入了他的耳里。

    邻桌二人书生打扮,一人着青衫,虽然打扮简单,但用的戴的都是好物,一看就是富裕之家出来的公子。另一人着青灰色布衫,衣衫干净,但已经被洗得发白,但气质端方雍容,不见落魄寒酸。两人主要是那青衫公子在说话,青灰色布衣的认真听着。

    “听说了吗,有传言说卓尔围场突然爆发山洪是因为朝廷在围场那儿大量采伐山木,一下雨,泥沙滑落,这才……”其中一个青衫书生悄声的说道。

    “胡说什么。”穿着青灰色布衫的书生出言打断了同伴的话,环顾四周,注意到离自己最近的当是靠在椅背上休憩的楼沂南,见对方离自己这儿还有一段距离,应当不会听到他们的说话声,但还是心生警醒,说话更是小心注意,压着嗓子说道:“是非之言,听听就罢,你怎么也传这些,让其他人听到了不好。”

    青衫书生不以为然,“大家都再说,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儿就我们两个,谁听到啊。再说了,我都听到了好多了,我刚才说的还是比较普通的,还有人在传山洪爆发是因为皇帝不仁,上天不满朝廷的所作所为示警来着,要不然也不会死的都是官宦子弟,山下百姓就在山洪下游却一概无事。”

    “这些话你姑且听着,别人说了你也不要去附和,更不要如现在这般和别人说,知道吗?”着湖青灰色布衫的书生神色严厉的盯着青衫书生,像是青衫书生不答应,他就要揍人一般。

    在同伴的盯视下,青衫书生只能够一脸不高兴的点头同意了。青灰色布衫的书生一脸无奈的摸了摸青衫书生的脑袋,“这是为你好,不要不高兴,吃完了吗,我们走吧。”

    “哦。”青衫书生被同伴说了明显兴致不高,别别扭扭的跟着同伴站起来走了。

    二人走时正好要路过楼沂南他们,青灰色布衫的男子看了楼沂南一眼,心中赞叹好一个出色的男儿,对方恰好也看到自己,举起手中的茶盏朝着自己示意,男子眉头一皱,此人自己并不认识。站定朝着楼沂南所在的位置一拱手,全了礼节,男子这才拉着同伴离开。

    楼沂南放下手中的茶盏,对着坐在一侧的松烟说道:“记住刚才那个穿着青灰色布衫的男子了吗?”

    松烟点头,“记住了。”

    “嗯,让人查查此人住在何处,要是他们遇到为难之事,是他们自己无法解决的,就出手帮他们一下。”楼沂南轻抿一口茶水说道:“让他们知道施恩的是宁王府的人。”

    “是。”虽然不明白少爷如此做是为何,但松烟并不是有多大好奇心的人,少爷吩咐什么他便做什么,绝无多言。

    楼沂南嘴角带上了一抹意味不明的微笑,想不到会在六味居遇到此人,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此人名唤林明修,有大才,幼时家庭殷实、出生富贵,但年少时家道中落,随后经历坎坷,二十来岁之后更是命运多舛,年不满三十却满是沧桑,后来投到祁承乾麾下,为祁承乾出谋划策,成为了祁承乾的左膀右臂。林明修心计了得,行事不按章法,每每出手都让人头疼不已。

    楼沂南专门了解过此人,知晓林明修今年科考之前得罪了人,被人砍断右手,几乎死去。看林明修身边的那人,一身富贵,被保护的太好,不谙世事,估计惹到麻烦的就是他的一张嘴,而最后却给林明修惹来了祸端。楼沂南轻轻一句话,就能够为林明修解决祸事,却能够提前的让祁承乾得来一个谋士。

    争天下,身边的能人志士要尽可能的多才行。

    楼沂南晃动了一下手中的茶盏,流言起先只是在贩夫走卒中悄悄流传,后来越传越广,越传越盛,已经到了压抑不住的地步。其中推波助澜的手太多,他何尝没有参上一手,只是流言来得太过隐秘,当发现不可控制时已经找不到流言的源头。

    因为他的重生,很多事情发生了偏差,就连上一世本该没有的流言也出现了。楼沂南皱眉,他的计划看来也要做进一步的调整。

    大齐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要在十一月份开始,距离现在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但已经有大量的考生涌入京城。大量考生的到来,为繁华的京城更添了一分的热闹,时常见到书生文人们聚在一块儿高谈阔论,或是谈论诗词典故,或是畅谈人生抱负,当然,期间也会谈到政论时事,针砭时弊。要是自己的理论吸引了贵人的目光,得到了赏识,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流言在文人之间传得更凶,也更厉害,有人大声驳斥、说流言是对皇家朝廷的不敬,但也有人附合流言,只是极少数而已。

    楼沂南将这些抛之于脑后,兴匆匆的来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