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乾西五所的花费倒是略大点儿,半大小子嘛,民间可都说那是能吃穷老子的!当然唐悠竹的家底子不可能那么薄,他也不是个会对子侄小气儿的,但如今大明总体还算五谷丰登,只要不闹出什么拿鸟的脑髓冒充豆腐、吃点青菜要用几十只鸡鸭鹅去配的混蛋事儿来,这花销再大,能大到哪儿去?至于太妃太嫔那儿花费更不大,太上皇后太上皇贵妃都跟着太上皇出宫南巡了,皇帝亲娘又不在了,剩下的这些连个一儿半女傍身也无,肯让在清宁宫偏殿住着已经很好了,且皇帝都只是二菜一汤过一顿,她们虽不一定要比皇帝更俭省,唐悠竹也没怎么克扣她们,但要一味儿纵着她们奢侈度日,却也不可能的。

    这么一算,主子们每月的花销加起来甚至还不到四百两,怎么就闹到皇庄需要侵占民田了?

    ——可恨那皇庄头头还是皇帝身边服侍了十几年的韦兴所荐!

    御史言语如刀,唐悠竹这个在三两岁时就能驳得那要他多往生母跟前尽孝的御史大夫掩面退败的人物,都给说得面儿上火辣辣的,还辩不得、驳不得,最多不过苍白至极的一句:“朕自会让人彻查处置。”

    真是面子里子都给下干净了!尤其昨夜大醉到午膳时分才醒的宫九,还自两眼惺忪呢,就知道嘲笑他!

    唐悠竹阴森森:“你这是逼着我把你放朝上宫中的钉子都拔干净了是不是?”消息灵通也罢了,还敢炫耀到朕跟前儿来了!

    宫九懒洋洋打了个呵欠:“陛下何必和臣这般见外?臣那点儿人手,也是为了护着您别在臣弄出亩产一千五百斤的稻种就先出了什么意外呢!”

    说得那些个不是钉子贰臣,倒像是我家酥酥给我留的护卫似的!

    唐悠竹翻了个白眼,忽然又贼笑起来:“这么说,在你弄出那稻种之前,是必要保着朕于皇位上安枕无忧了?”

    宫九傲然颔首,这有何难?不过一皇帝耳!他今已神功大成,连老头子都不敢直接挑衅于他……只要他愿意让这小皇帝还坐在龙椅上,世间万物,就没有什么能威胁到他。

    唐悠竹嘿嘿嘿地笑,半点也没给宫九的口气吓着,只是眨着眼睛努嘴:“那你可记好了,我不求你别的,别和朕捣乱就行!”

    宫九傲慢挑眉。

    他真心不觉得这最多在京郊走走、连昌平都去不了的小皇帝,能闯出什么大祸事来。

    ——可怜的宫九这时候还不知道,这世上不只有一身锦袍强悍傲慢、却把痛苦当作享受的变态,还有足不出户、就能折腾得天下大乱的祸头子。

    ——陆小鸡蛋什么的,和唐悠竹比起来都弱爆了!

    要知道陆小鸡蛋虽然打小儿爱折腾,但根据古先生的记载,人家的折腾好歹都是有的放矢啊!唯一一次被反派利用得比较彻底、把相对无辜的倒霉蛋都给弄死个七七八八的,好像也就是一个金鹏王朝——

    而就目前来说,金鹏王朝的剧情还没开始启动,且以唐悠竹的贫困程度来看,很可能为了大明疆域之内的江河堤坝重修案或者其他的什么理由,金鹏王朝的剧情根本来不及启动,霍休等人的财富就会被以各种方式充公了也说不定。

    毕竟独孤一鹤阎铁珊无不无辜且另说,霍休的青衣楼……

    杀手什么的,虽然据说和妓女并称最古老的两大行业之一,但华夏自古以来,妓女或许还能合法存在,杀手可从来没有合法的时候。

    充公青衣楼,真是再理直气壮不过的决定了,连自诩最是讲究法治的唐悠竹,都不会有什么心虚手软的矫情。

    他最多犹豫一下要不要放陆小鸡蛋出去把阎铁珊独孤一鹤两个也给折腾掉了,好更加理直气壮地将他们的产业也接收过来罢了。

    这样的唐悠竹,真折腾起来,破坏力自然不是一个小鸡蛋能比的。

    所以宫九很快的,嗯,虽然不至于后悔,却也有点儿头大,又更多了些兴奋。

    唐悠竹这一次折腾的,是土地。

    那御史不是参了皇庄侵占民田吗?那行!我把皇帝皇庄、皇太子皇庄、皇太后皇庄、并其他后妃皇庄的规格都给一一定下来了,甚至连皇太后因为各种原因升级为太皇太后、又或者再升级为太上太皇太后,皇帝升级为太上皇、又或者再升级为太上太皇的……总之各种可能性都限定下来了,为了让那个后世不得更改的大印有绝对效力,他还特意让人快马送到青州去,往在那儿乐不思蜀的太上皇跟前也请了印!

    然后,就开始大刀阔斧地针对底下的官员进行限制了!

    皇帝、并皇帝的老子老娘祖父祖母等等等等能直接收益免税的土地都有限制,作为臣下的你们,凭什么拥有比朕和朕的儿女妻妾长辈们还多的土地?莫非卿要谋朝?又或者篡位?

    唐悠竹露出一个温和至极的微笑,看在众臣,尤其是那个嘴贱参了皇帝皇庄、结果间接引起众怒如今日子很不怎么好过的那位许御史眼中,却比恶魔的微笑更狰狞。

    之前还在为皇帝限制皇家庄田的英明举措而颔首欢欣的老臣们,也不禁面露苦色。

    他们不见得就是存心当大明蛀虫,事实上这些老臣甚至还有当日文华门哭谏过的,他们为了大明、为了规矩礼教而付出的心血,甚至比朱见深那个太上皇都只多不少。

    可谁没有个家族拖累?谁没几个儿孙后人?

    大明朝虽说对官吏监视严密、刑罚严苛,但对读书人的许多优待却延续了前朝,例如秀才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而举人,则更是有了初步入仕资格了,但这不是重点,反正举人选官也多只能从九品熬起,通常熬一辈子都熬不过六七品的小官——重点是,举人名下的土地就可以免税了!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个人中举,就会有许多同宗同族同乡甚至根本不认识的陌生人,特特把田地产业主动归入其名下,借以逃避税收徭役的事情!

    这种情况的出现,固然是皇帝的悲哀,可长此发展下去,又何尝不是整个王朝的悲哀?

    土地兼并人口隐匿,国家税收减少、财政压力日重的时候,士大夫阶层却吃了个脑满肠肥……藏富于民未尝不好,可若富的只是士大夫阶层,底下的平民比国家更加窘迫,而国家却因为税收压力有心赈济百姓、抵御外敌却无力施为……

    那可就真是呵呵了!

    基本上所有封建王朝最终败亡的理由里头,都会有土地过分兼并、平民无以聊生的影子在,当然大明目前还没到那个程度,所以唐悠竹原本也没急着把这事儿提上日程的。可谁让那个许御史嘴贱——所谓皇帝皇庄侵占民田不说无的放矢,可唐悠竹也查清楚了,那个真的只是在两个皇庄之间的十几亩地,管庄太监虽然压了点儿价、态度也不甚好,可给出的价格也足有市场价的七成了!不是唐悠竹护短,真心是在人治仍是大于法治的时候,这样的事情拿到朝上参他一脸口水,却是有点儿过了。

    唐悠竹是有心在自己有生之年让法治高于人治的,可这不还没开始吗?那许御史摆明儿了是挫他威风呢!也不知道背后是哪个指使的?

    但不拘哪个都无所谓,法治之路就从维护你说话的权力开始好了!唐悠竹阻止了谭鲁子针对许御史的动作,但看看仍在宫中蹭吃蹭住的宫九,拐了那么一句话出来,可不就该放心大胆地大举动作了么?

    古先生对宫九的信誉有高度评价,唐悠竹相信哪怕是这个被炖成一锅烂粥的世界,宫九的信誉也是有保证的。

    他不求他真的为了护住他的皇位如何殚精竭虑,只要宫九手下的人不捣乱、再多少表达出一点儿支持他的意思,就够了。

    他不针对许御史,他只是知错能改,不只自己改,还要带动整个大明改罢了。

    士绅阶层的既得利益是一块长满了利刺甚至尖牙的大肥肉,唐悠竹却自信自己能啃得下来。

    因为他这些年的折腾并不都是瞎折腾。

    首先,虽然那种开皇帝内库赈灾修水利的名声大半儿都给万贵妃了,可别忘了,太子东宫内库也无私得很,在西厂锦衣卫联合八卦团队的宣传下,谁不知道原太子、现皇帝陛下,是一个每日只吃二菜一汤甚至一菜一汤、连最爱吃的鸡蛋羹都每天只能吃一小碗的超级简朴好青年,而他省下来的钱不是用在为大家提供水泥铁筋巩固堤坝修路造桥,就是供忻王团队琢磨诸如治蝗间种等利民措施的花销上?

    老天爷依然好变脸,今年雨水多得水稻都怕淹死、明年天气旱得土豆都要减产……这般已经是常事,但能涝年少溃堤、旱时不渴死,便是陛下的仁政所致。

    老百姓其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