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 提高工作效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要说现在青石城内最火的店铺是哪一家?三个月前大家可能会说是老点心铺子,好再来酒家,或者陈氏成衣铺。但是,现在却绝对不会有一个人怀疑,答案绝对是那仅仅才开了三个月杨记专卖。

    杨记专卖两个大开间一左一右隔开,左边全部都是一些新奇的玩意儿,这里就是孩子们的乐园。小到陀螺拨浪鼓弹弓鸡毛毽这些,大到小木马小摇篮小推车,甚至于木滑梯跷跷板等,那些一个个新奇的玩意儿,简直让孩子们花了眼。据有心人观察,青石城内有孩子的人家几乎都会有一个小木马,可见这些东西的受欢迎程度。甚至有其他地方的人特地来这里给自家孩子挑选东西。孩子们都会以有一个刻着“杨记”的小玩具而为荣。

    杨记专卖的右边则是整整齐齐让人能够眼花缭乱的农具。犁耙、独轮车、小型水车、打谷桶、扬谷机等等一系列在此之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在店主演示过使用方法之后就彻底疯狂了。那些农家人有事没事就要往杨记跑一趟。有点钱又田地众多的人家,甚至直接搬了一整套回家用着。火爆程度让人瞠目结舌。

    说到这里,这就不得不说到钱家村的那位里正大人,到杨记专卖转了一圈之后,回到村子里就让做独轮车的那户人家停了活计,以后也不准再做这独轮车。

    这个事情传到景曜这边的时候,他只是笑了笑,也没多说什么。

    杨鸿彦是真的没有想到生意会火爆到这个程度,店里面的东西特别是一些大型的需要订造的,根本就不够出售,景曜一家现在几乎是全部都在帮忙,却依旧忙不过来。

    原本他们预计的也就是热闹这么一两个月就差不多该慢慢平稳了。结果谁知道杨记专卖的名声太响,不仅周边的几个城有人知道,特地赶过来订购,甚至后来连其他州府人都听说了,有人为了一架水车甚至在青石城的客栈等了整整五天。

    杨鸿彦每次回村都要和景曜诉苦,他这个老板不好当啊!他已经不止一次被人邀请去喝茶了,都是希望能从他这边走走后面,订造东西的。

    景曜也表示和无奈,他们家的生产力就这样,已经请了不少村子里的人帮忙,但木工活他们又做不来,所以暂时就这么个速度。但是,杨鸿彦的抱怨景曜也不得不重视,只能再次动起了脑筋。

    景曜日思夜想了半个月之后,总算想起来一个解决的方案,那就是分开加工。

    景曜让阿恒帮忙,将一个完整的木工用品拆分成了一个一个的简单小物件。然后请杨大伯帮忙分给村子里的人去帮忙制造,根据这些小物件的难易程度每个付给几文到几十文不等的费用。这样他们家只要等着做最后的整合过程就可以。这可大大的提高了速度,减少了阿恒他们的工作量,而且也不用担心被人偷学了手艺,还能给村子里的人找点活计赚点钱,实在是一举多得。

    这样的事情杨大伯自然不会推脱,立刻就应了下来。第一个被拆分制造的就是独轮车,总数是十架,每架被分成了二十几个小物件,然后分给不同的人家去完成。

    杨大伯在派活的时候特地说明,必须按照景曜他们给到的标准样品来完成,不能有任何偏差,如果做不好,那么就取消这一家的加工名额,以后也别想有机会再加入。杨大伯的话让原本以为是小玩意没太在意的人,立刻醒悟了过来,也没人敢在这上面随便糊弄。这倒让景曜他省了不少力。

    三天之后,每户都将自己要做的东西送到了景曜家,景曜则一手点数一手给钱,爽快的不得了。其中家中最复杂部分的杨老七家一下子拿到了几百文,让其他人是各种羡慕嫉妒恨,也暗暗决定,下次一定要做最复杂的部分。

    景曜将所有的东西收完之后交给阿恒他们组装,这次他们仅仅只用了一天时间就组装出了九架独轮车,这速度快的简直就让人惊讶,合格率更是让景曜非常的满意。那没能组装上的最后一辆,在阿恒自己做了一个部件之后,也顺利的完成了。

    景曜仔细算算,独轮车成本算的是每架一千文,十架总共就是一万文,十两银子,他付给村里人的钱每户不等,平均一户一百文上下,总共两千文。这么一算一下子就赚了八两银子。这还不算上送到店内之后,杨鸿彦给每架独轮车又加了三百文,这当中景曜还要再分到一些。算到这,景曜自己都忍不住想要大叫奸商啊,暴利啊!

    有了独轮车的成功案例,景曜就开始大胆的分拆,将活计全部分到了杨家村里。这种每天早上都到景曜家分钱的甜头,瞬间让整个杨家村都富裕了起来。良性循环就是大家干活就更加卖力,活也做的越来越好越来越上手。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