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九章 红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过了几天,沈旭跃回来了,沈馥郁也陪着丈夫一起回来了,全家人都来安慰杨茂林。这个高大的北方汉子,面对家人的亲切问候时,忍不住淌下了泪:“对不起,让大家担心了。都怪我,不该轻信别人。”

    沈旭跃说:“姐夫,你就别自责了。人没事就好,钱财都是身外物,很快就能赚回来了。”

    赵明月也说:“姐夫,别担心钱的事,好好养身体,赚钱以后再说。”

    杨茂林看着沈旭跃两口子,点了点头,他自己都觉得难为情,要是不那么急功近利,怎么会这么轻易被人坑了,两万块钱啊,这可是他一年多的收入,一下子就给人坑走了,还受了伤,让家里人都担心,这怎么让人抬得起头来。

    沈父说:“养好身体,还是安安分分开你的出租,长途太危险,不要乱跑了。钱要那么多做什么,够花就行了。”

    赵明月觉得,早知道应该建议沈馥郁去买个铺子的,钱花了,没了本钱,杨茂林就不会想着去倒卖了,以后这个铺子也是坐等升值的,而且光收租子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现在损失了这么一大笔钱,可不把两口子给肉疼死。不过经此一回,杨茂林应该不会再去倒卖了。

    杨茂林点点头:“对不起,爸妈,让你们担心了。我以后还是好好开我的出租吧。”

    沈旭跃又安慰说:“说不定公安局能破案,到时候损失还能追回来一些。”

    杨茂林叹气:“希望吧。”不过还是没怎么抱希望。

    这事儿暂时就先告一段落,至于破案的事,大家其实都没抱太大希望。能破自然最好,不能破谁也没办法。

    赵明月心想,让杨茂林老开出租也不是个事,出租车司机这两年是挺光鲜的,赚的也不少,但是等大家都有私家车之后,出租车也就只能算个普通职业了,而且还辛苦得要死,最好还是转型,不能干一辈子出租吧。

    赵明月去采购电动缝纫机的时候,发现了市面上已经有电脑缝纫机卖了,不过价钱贵得惊人,一台就要四千多,可以抵得上好几台电动缝纫机了。电脑缝纫机是可以绣花的,赵明月看着电脑缝纫机绣出来的样板,由于是新产品,功能有限,绣出来的花样也很简单。赵明月一直想给自己的服装做成一个品牌,如果有了电脑缝纫机,绣一个商标,镶在衣服上,以后慢慢就成为她家独有的标识了,也算是一种广告。由于条件的限制,这年头大部分衣服都还没带商标,商标只是印在外包装上。

    但是这价钱确实太贵了点,而且这样的东西更新换代太快了,赵明月有些犹豫,回来跟沈旭跃商量了一下,沈旭跃说:“更新换代了话,会影响使用吗?”

    赵明月说:“倒是不会,就是更新的产品效果会更精细吧。而且机器的价格会更便宜一点,当然,价格也不是什么问题。”

    沈旭跃想了想说:“如果你想要精细一些,那就等等吧,可以再观望一段时间再买。”

    “那我到年底再看看。”赵明月说,“我先给你买一辆车吧。”

    “你不是要留着钱扩大规模的,哪有钱买车?”沈旭跃问。

    赵明月略带歉意地笑笑,确实是这么回事,她赚了钱就砸进厂子里去了,多少钱都觉得不够似的:“扩大规模多少钱都不够,不如先给你买车好了,免得你那么辛苦。你想要什么样的车?普通轿车还是吉普车?”

    沈旭跃看着媳妇,觉得他们俩的位置有些对调,不应该是自己给媳妇买东西才对吗?赵明月看他不做声:“怎么啦?我脸上有什么?”

    沈旭跃伸手抱住赵明月:“媳妇,你太能干了,我有压力。”

    赵明月抿嘴乐:“要不你也来跟我一起干吧。你当老板,我给你打下手好了。”

    沈旭跃想了想,自己要是经商的话,未必会有赵明月这种远见和市场敏锐度,他摇摇头:“算了,我还是做我的人民公仆吧。”不在同一个领域,他或许才能找到自己的坐标,成就自己的事业,与她并驾齐驱。

    赵明月搂着他的腰,抿嘴笑:“就是啊,你就该为人民服务的,好好做你的公仆吧。公仆就该是人民供养的,你是公仆,我是人民,我供养你,不就天经地义了?所以不要有压力。”

    沈旭跃听着她的解释,笑着在她头顶上吻了一下:“好吧,都听你的。”

    “你还没说你要开什么车呢?”赵明月说。

    沈旭跃说:“买个一般的就好,不要太破费。”

    赵明月则说:“要买就买个好点的,冬天路滑,要好车才放心。”

    沈旭跃说:“那买个吉普吧。”

    赵明月点头:“嗯。下周咱们去看车。”

    “这么快?”

    赵明月说:“正好收了一笔货款在手,我还没花出去呢。我发现我现在觉得钱烧手,有钱就恨不能全都扔出去,用光了。不过好像没怎么往家里拿,嘻嘻,还得你养着我们娘儿俩。”

    沈旭跃笑:“花光就花光,我养着你们,难道不是天经地义?”

    “就让你养着。”

    赵明月的工厂快到四环了,离家有一段距离,踩单车太辛苦,她便买了一辆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的。她准备过段时间也去考个驾照,然后也给自己买辆车来开,好歹也是个小老板了,总不能大冬天的还天天兜风。

    当初考虑了发展前景,赵明月租了一个不小的平房院子,但是明显有点不够用了。现在的情况是,要么就买块地皮,自己建厂舍,要么就把隔壁的院子也租下来,就在这附近继续租隔壁的院子。

    想来想去,觉得还是买地皮盖房子比较合适,以她目前的财力,肯定是买不起地皮的,但是既然是做生意,那就得投资,可以跟银行去贷款。八十年代,国家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每年都要推出一笔无期无息贷款和低息贷款,鼓励人们贷款创业,但是这个年头,贷款投资这个概念太新颖了,人们的思想也不够开放,害怕借钱还不起,都有点小心翼翼的,愿意贷款创业的人极少,赵明月决定要做这个吃螃蟹的人。

    当然,贷款不是问题,问题是先得把买地皮的事定下来,这事儿可是大事,不能赵明月一个人说了算,得跟全家人商量着来。一个周末,趁着沈启学也休假在家,赵明月将大姐和姐夫都叫了过来,全家人在一起开家庭会议。

    赵明月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所有人都诧异地看着她,除了沈旭跃之外。因为这事赵明月先已经跟他商量过了,丈夫是自己人,赵明月当然要第一个争取。

    沈母说:“为什么要从银行贷款?钱不够,我们跟亲戚朋友去借啊。”

    赵明月摇摇头:“妈,数额太大了,借不来那么多,我跟银行贷款,一次性就到位了,还不用欠大家的人情。”

    沈父沉吟了一下:“你打算贷多少?”

    赵明月说:“起码需要100万。”这还是保守的算法,她还不清楚地皮的具体价格,估计至少也要10万每亩。

    全家人都惊呆了:“这么多钱!”就算是他们家这种家境,也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啊。

    赵明月说:“所以借不来,只能跟国家贷款了。这是件大事,所以想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我给大家算一笔账:我的工厂是流水线作业,一个熟练工一天可以生产50件衣服,现在我有60台机器,一个月就能生产9万件衣服,每件衣服只赚5毛钱,一个月的纯利润就有4万5,一年就能赚54万。如果我的工厂有100台机器,那工厂每年的利润就在90万元。我只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成本就全赚回来了。”

    大家一听赵明月的账本,都倒抽了一口凉气,居然有这么赚钱。赵明月说:“我说的5毛钱一件,是指利润最薄的衣服。这是最保守的算法。而且要是工人都熟练了,这缝纫效率会大大提高,我相信起码还有一半的提升空间。当然,这需要技术的熟练性,还需要机器一切都好。”像于有芬这样的熟练工,一天可以车80件衣服,赵明月知道,她的速度还有提升的空间。

    家里人知道赵明月开厂子,但是从没有听她算过账,她也很少表现出阔绰来,除了给沈旭跃买了一台车,每个季度给家里人送一些衣服,别的吃穿用度跟家里人都一样,没想到居然这么有钱,一个月居然能赚好几万。

    沈旭跃是知道大致情况的,他知道老婆厂子里的月收入在上万块,但也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

    赵明月看着大家都不说话,知道这个底交得有点彻底,把大家都吓倒了,她略有些尴尬地说:“我今天可是跟大家都交了底了,就是想得到大家的支持,我准备买地皮,自己建工厂,我相信,不用一年的时间,我就能回本。”

    沈馥郁看着赵明月:“明月,你那些衣服都卖哪儿去了,照你说的,你一个月能做几万件衣服,有那么多人买吗?”

    赵明月说:“工厂的订单反正一直就没有断过,工人每周只休息一天,平时还要加班,有时候周末还要加班。衣服不仅买在北京,也卖到周围各省,大姐你要知道,北方的市场大着呢,北方的人这么多,而我们北方的服装厂又特别少。”

    方臻服气地竖起拇指:“明月,你可真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