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章 雏鹰展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大学生活再美好,却也有结束的一天,真让人无法不惆怅!

    与现在的毕业生不同的是,同学间不存在就业的恐慌,“我是dang的一块砖,东南西北任dang搬,放在大厦不骄傲,搁在茅厕不悲观。”当时风行的这么一句话可以看出端倪,“择业”这个词是不存在的,虽然都是天之骄子,但分配政策主要还是“面向基层,面向第一线,知识分子需要锻炼,像工农兵学习。”

    分你去哪里,跟你的专业对口不对口,都是革/命需要,你本人很难去讨价还价。当然了,分配前会有从上到下的人来找你谈话,如果你坚决不愿意去,第一个法子可以放弃分配,继续攻读研究生(当时很平常的,跟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工农兵考的人相当多);第二个法子就是学校把你的人事关系和档案转回你的户籍地,由那里的人事部门进行二次分配。

    嘴上说的再好听,也不会有人真的不在乎自己的去向,大城市还好一点,换了有些地理位置在农业大省的学校,譬如农机专业的毕业生,好一点讲是分你到农场做技术员,但大家都是插/队落户过的,技术员这回事也就比开拖拉机的地位高一点点,本质上还是上了个大学又回农田修地球。

    再加上这时各行各业人才匮乏,争取到大学生指标的单位不一定就正好有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很多人都是“望文生义”,学微电子的进了收音机或者电视厂,可能学计算机的学生被招走去厂里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单位有台计算机需要人去操作。

    这样不以各人意愿,以国家需要为原则的分配现在听来让人有些爱恨交加,这在年轻的学员中可能还会有些微词,不过对于那些“上过山、下过乡、扛过枪、吃过糠”的同学来说可就太幸福了,考到上海来一定程度上能避免覆辙,再差能差到哪去,知青都当过了还会怕苦!

    7703的同学上午准时都坐在了教室里,等班主任金老师和系领导来念名单,头几天卢秀贞被约去做过思想工作,他们专业一般去向倒是挺对口,除了教育局就是各大中小学,刚毕业肯定是去一线,可卢秀贞偏偏就不愿意当老师,在她看来老师太难做,不提教案,天天站在上面嗓子就受不了,现在的学生可不是想象中那么好管,80、90年代各种思潮的冲击让学生们都特别有激情,有行动力,更特别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总的来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还比较深,当老师是件有政治风险的事情,她可还记得八/九年还会有次涉及到学校的政治运动的,教不严,师之惰啊!用后世的话来讲就是她确定自己hold不住。

    好在她不愿意当老师也有大把的地方要她,班主任就说还有市图书馆要人,她听到一瞬间眼睛都亮了,金老师一看乐呵呵让她出去了,这个学生还蛮有意思,其实他觉得图书馆真不如学校啊!

    卢秀贞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图书馆是肯定没人跟她抢的,时下图书馆的工作在人们的理解中,就是一般的图书管理员,是为读者取阅方便而服务的,但卢秀贞晓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