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 志在必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74年是教育秩序遭受严重破坏的一年,年初整个机关又兴起一股“批林批孔”的政治运动,不过很快这些都被淹没在5月份大港油田建立的喜讯中,此时整个石油系统统一的“革命思想”就是:“这乱、那乱、唯有油田开采不能乱”,与其对应的“革命行动”就是:“始终坚持生产一天都不停”。

    虽然是零下几度的天气,但在野外却感觉异常寒冷,空旷的场地上飘扬着的“打井不停钻”的红旗被风吹的飒飒作响,让人看一眼就想打个哆嗦。与之不同的是固井施工现场,水泥散漫一地,泥灰漫天飞扬,上百个钻井队队员、后勤职工、职工家属都在用人工搬运、装卸固定油井时所要用到的近百吨水泥,现场干劲十足,热火朝天,有的队员大冬天就脱得只剩件线衣!等到收工号响起,人们才三三两两的向会站基地方向走去。

    会战基地基本是由野外帐篷组成,生产、生活、供应一体,光野外食堂就有3个,一年来所有职工抗严寒、斗酷暑,目前已经完成了会站要求的开发井和钻井进尺的任务,做到了当年钻井,当年收益,现下工作基本进入收尾阶段,看来今年过年职工有望可以回家和家人团聚。

    张磊正掀起篷布走进自己的作业帐篷,帐篷是棉布做的,可以拆卸,一顶能睡十几个人,夏天揭开四周的篷布可以通风纳凉,冬天的帐篷中间就像现在一样烧着个铁皮炉,让大家可以取取暖做点热水喝。屋子里,工友邵国良正拿着厚厚一沓信发愣,听到动静抬头一看是张磊,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张磊一见他这样就知道肯定有心事,就询问怎么了?他们干野外勘探的,可以说常年和工友同吃同睡,时时刻刻都在一起,谁家里有什么事那不说一清二楚,也是知之甚深的,同为知青同病相怜,真有家庭困难谁都不会坐视不理的!

    邵国良苦涩的一笑:“这次不是家里的事,是我妹妹他们连的连长动员她嫁给‘新生人员’,1说只要同意领证就给解决农场户口!那个‘新生人员’是连队里放羊的,说是特别显老。”

    “你妹妹同意了?”

    “一开始看到人就不同意,站在一块像父女。后来指导员和连长轮番上来劝,不答应不行!信里说,证后来就领了,仪式都没有。我想给她汇点嫁妆过去,张磊,回头找来木材你帮我打点箱子家什。”

    “没问题,钱上有不凑手的直说。”张磊也不知道如何安慰他,要说邵国良的初衷也是为了让弟弟、妹妹有个好去处,自己才选择了条件比较差的安徽,哪里想到事情全不是想象中的样子,现在弟弟、妹妹都过的不好,他反而在这里工资也高,吃住不愁,这让他作为长兄非常愧疚,认为当初都是他的原因才造成妹妹最终迫嫁这样的局面。

    当年,邵国良带着比自己低一级的弟弟、妹妹和所有69届毕业生一起来到泰山电影院听取各大生产建设兵团做的动员报告。报告开始就是看云南、内蒙古、新疆和黑龙江等地的记录片,影片中少数民族载歌载舞、原始森林的神秘魅力、草原上万马奔腾的风光、还有饱满如油画般色彩的喀纳斯让同学们如痴如醉。轮到各团上台报告,现役军人穿着一身神气的绿军装把兵团生活描述的让人热血沸腾!

    “头顶香蕉、脚踩菠萝、一屁股坐下三颗草药,双手一把抓到的都是花生”这是云南兵团讲述自己的连队风光,富饶的物产让上海同学目瞪口呆;

    “来我们连队每人都有枪!”黑龙江建设兵团如是鼓动,引来底下一片轰动;

    “我们每个月给知青40斤大米补助。”新疆生产兵团也不落其后。

    回到家中邵国良决定弟弟和妹妹分别去云南、新疆,自己来安徽。

    谁成想过了半年弟弟来信就告知兄长,到了连队以后发现是在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