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人穷志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深秋十月、万里无云、一碧如洗,棉花要人工采摘、水稻要脱杆脱壳、玉米要掰好、秸秆要收割、红芋也要起出来,这些都是关乎农民口粮和生存的大问题,六月大雨时全庄的人可是都跑去盖麦垛的,这时不会有人偷懒耍滑。

    所有的队员包括队长和记分员这时都得下场忙活。卢秀贞在打麦场负责脱壳,那边老乡用脱粒机脱好麦子运过来直接铺好,她这边就拿木锹将混在一起的麦壳和麦子一锹一锹铲起来,向空中扬去,有风时最佳,轻轻的麦壳就会随风扬走,麦粒就沉在了底下,然后装在袋子里全部入仓,这活干一天下来,包管你明早起床手都抬不起来。

    黄爱敏和陈绮菲正穿着长袖戴着草帽拿个毛巾搭着脸掰棒子,虽说十月已经不是很热了,但这么捂着一会儿脸就蒸的血红的,不过就算是这样也好过被玉米叶子划破了,要是再出点汗趟过伤口,那滋味可是蛰的生疼。

    剩下的知青有的在刨红芋,有的在磨面,有的在圈粪。

    磨面的人早上4点起来就得先去牲畜棚里牵驴、套磨,蒙上驴的眼睛,不断的往磨孔里放头天浸泡好的粮食。黄豆、玉米、麦粒都得这么磨。磨麦粒要用篾箩把碾出来的面不停地筛,过滤出来的麦粒渣滓要多磨几遍,遍数越多,磨出来的面颜色越黑,一般白的面都是做面条的,黑一些的蒸馒头(馍),最深的拿去做粑粑。这么辛苦半天也就能磨出一斗,剩下的麸子留出来运去喂牲畜。

    看着渐渐堆满的各种粮食,人人胸口涌出收获的喜悦!还有什么能比辛勤劳动后满载的谷仓更美的风景!

    等这些农活都差不多,土地也得施肥养一养,趁着不忙就得按户分粮食了。

    队长在旁边报着名字,那边噶梁他们帮着称斤拿两,除了粮食还有柴火,有高粱杆、黄豆杆什么的,卢秀贞自然拿着领粮簿记录着,领走一个,就在刚记录的地方让领取人签名或者摁手印。这时气氛是最好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别人打趣也都不大当回事,忙活到了收工也就各自归置回去了。

    卢秀贞直接去了王富贵家里,王富贵60多岁,是庄子里难得的一个手艺匠,他的草编不但美观而且结实,有时也会去集里摆摆摊,平时庄子里谁家编个草帽、草鞋什么也都找他。他曾经给卢秀贞的葡萄糖瓶子(输液瓶)编过一个带把的小兜,除了没有染颜色外看起来跟后世那种针织钩编出来的一样精致。今天来就是找他帮忙编一个戴盖的背篓和一个深口的提篮,这样以后从外面带什么回庄上或者从庄子里带东西出去人家也就看不清楚都有什么了。

    讲好拿的日子留下一块钱,走到门口就碰到了王叔的老伴,娘家姓邓,卢秀贞管她叫邓婶,邓婶特别热情要留饭,秀贞当然不可能留下,王叔家里孩子多,柴火粮食都不算特别宽裕,好在家里人都比较勤劳日子也算红火。

    “邓婶,别跟我客气了,我回去还得整理下今天的领粮簿呢!上次你给我纳的鞋底就怪麻烦了,你要这样我以后不敢登门啦!”

    “这有什么,穿得好邓婶还给做。”听到别人夸她,邓婶可满意了,哎哟!这大城市来的姑娘就是斯文!

    “行啊!对了给您两盒火柴!”这时候的火柴是生产队按照每户每月五盒发的,定价是2分钱,人口少当然划算,一般家庭男主人都是要抽烟的,人口一多五盒根本不够用,卢秀贞做饭锁着门时都是用打火机,所以攒下来不少。

    “秀贞啊!过年婶做打糕给你,要来拿啊!回头让小霞去找你,也多学习学习文化。”

    出了王叔家,正是家家户户做饭的时间,烟囱里炊烟袅袅,牛羊的叫声和狗叫隐隐约约,一派农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