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节:回乡下的初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批生产队的铁器,傍晚的时候就得交差。可能是因为女儿的生产,作为父亲的不放心吧,他们尽早的把手中的活干完就跑到医院啦。听严铁说本来严琪的哥哥严志龙也要来的,但是考虑到活还有点没有做完,家里也不能没有人,就让这个严家现在的当家人留在家里照顾家里内外。

    侯智琳见到岳父的光临,赶紧的起身让座。严铁直截了当的想问亲家怎么没有来,徐芳一个眼神把他的问题刷回去了,还没等严铁开口呢。侯智琳不愧是公务员出身,他早就察觉出其中意味,慌忙的解释起来。严铁心理想:“不用解释了,解释就是掩饰。”一边“恭听”着侯智琳所谓的解释,一边做出原谅的样子。呵呵,在一旁的徐芳牵着侯嘉琪的手偷笑着,她知道严铁又在耍威风了,女婿还真是配合。满足了严铁似有似无的虚荣心。

    看看侯嘉琪的样子,跟她父亲长得还真像。嘉琪一直跟外婆住在乡下,根本和智琳不熟悉,她一直安静的躲在外婆的身后,偶尔看看她外公的沧桑的脸庞,就是不会正眼去看她的父亲,似乎眼前的这个人与她并无什么瓜葛。

    天黑了,严琪出了产房。智琳陪着她,回到县城的家。徐芳和严铁带着侯家的长女回到了乡下易兴镇,严志龙关切的问了严琪一家的情况如何?徐芳告诉他一切安好!

    易兴镇的景致并不是很好。京杭大运河通过其境内,东边是一条清澈的盐河。这个小镇属于黄河下游的一个支流,人们称这个地方是长江下游苏南的对称品苏北。在黄淮海平原上,这里卧居着洪泽湖,淮河。水陆交通还算顺畅,十二支流过的易兴镇,一年两季的农作物勉强算得上是养家糊口。

    九十年代的中国,经历**的洗礼,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不管是文化还是经济都呈现出空前的繁荣。然而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的一个偏居一隅的小镇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一般繁荣。易兴镇的书记孙建国逝世后,年轻的后生杨海荣接管了镇上的事务。没有人对这个后生抱太大的希望,除了他上过高中的文化外,他对镇上的事情知之甚少。

    有时候,大队里要修龙渠,要改水道,在易兴叫做弄伙工,就是把镇上所有的劳力集中在一起,不管男女老少按人均多少分配到各户相应的工作量,在规定的时间要把工程弄好。

    镇上的男劳力基本上都外出务工,所以作为易兴镇的女人是相当的有担当的。在农忙前后的一些空余时间,她们照看田间的事务,在河的边上点上一点的高粱,在田地的空余地上点上黄豆,门前屋后凡是能种东西的地方肯定会有诸如花生之类的小农作物。

    严铁的家园还算是美丽的。虽然他是个大老粗,但是对于他而言,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就足够了,家园内外都是徐芳一个人在打理。东边的水塘里放着严铁的鱼虾,这些就是严志龙小时候耍玩的最佳场所。六十年代的时候,志龙带着妹妹们在河里面捉鱼虾贝壳,在夏天的树上晃知了回家油煎着吃,在生产队里偷瓜偷花生吃。

    没过两个月,县上的智琳严琪夫妇带着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女儿来到娘家。他们太忙了,没时间照顾嘉琪的妹妹嘉英。徐芳哪有拒绝的理由啊,嘉琪已经在她身边两年了,多一个又如何?!

    于是两姐妹就跟着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了。是徐芳严铁还有亲家人叫严琪小两口生孩子的,他俩整天的就知道工作,哪有时间带孩子啊。再说徐芳夫妇也没有理由说不啊,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外孙女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