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九章 湖广镇慷慨让城,忠贞营紧急蹉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都得先确定好才行。

    当牵涉到了自身的利益之时。众人的态度立刻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和出乎意料的热切,谁也不愿多让,甚至都快吵了起来。李过与袁宗第等元老费了好大劲才总算维持住了局面。

    看着眼前有些混乱的一幕,李过不禁怀念起叔父李自成在世之时。那时候大顺军内部虽然也有分歧,但至少还能做到号令一致。而如今,自己则顶多算个盟主而已,很多时候也只能起到调解劝和的作用。若长此以往,大顺仅存的这点血脉最终会走向何处还真是不好说。一想到这,李过心头便犹如压了一块巨石。

    忠贞营最终还是接受了进驻了荆州的建议。得知这一消息,庞岳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有些轻松地对陈英笑道:“果然不出先生所料,兴国侯终究还是收下了荆州。如此一来。我镇无需再分兵前去驻守,而忠贞营也能得到更大的发展余地,这岂不正是我们常说的两全其美?”

    陈英也心知肚明地笑了笑:“进驻荆州的弊端,兴国侯想必也不难看出。但对眼下的忠贞营而言,最为首要的还是尽快得到一块相对富庶之地以扩充实力。尤其是在得知了当年远不如他们的西营余部的境遇之后,这一愿望必定会更为强烈。只要仔细地权衡利弊,兴国侯又怎会拒绝大帅的……一番美意?”

    听出了弦外之音的庞岳顿时大笑。

    “不过,大帅又如何能保证天子会下诏准许忠贞营进驻?须知,若无圣旨,便是名不正言不顺。”

    “当今天子圣明,不会不通情理。再者,到时候木已成舟,难道天子还能特意下诏让忠贞营离开?让他们离开或许不难,可到时候又有谁敢去接防?”

    这等委婉的大逆不道之语显然还不足以令陈英感到惊讶,听完之后,他那对细长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那是一种遇到知己时才会有的会心喜悦。过了一会儿又意味深长地笑道:“可大帅就不怕忠贞营会借此机会发展壮大?如今忠贞营虽然已服从朝廷节制,可终究是硕军余部,他日东山再起之时,说不定对大明就是个威胁,便如今日之西营。换做其他武将或地方大员,对此恐怕早就避之不及,唯有大帅却从不在意,反而一直在接济他们。”

    庞岳并不直接回答,而是笑着反问道:“那先生以为,我这么做究竟是图什么呢?”

    陈英目光炯炯,心中显然已有了答案,不过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仅仅一笑了之。

    三天后,隆武帝的旨意送到了衡州。圣旨里对此次荆州大捷尽皆赞赏之词,晋升庞岳为右都督府都督,授正一品特进荣禄大夫。赏金银锦缎若干,并让庞岳尽快奉上有功者名单以便另行封赏。

    对这个结果。庞岳早有预料,不过对这正一品的右都督、特进荣禄大夫,他暂时并不打算接受。招待了宣旨的中使之后,特意在回复的奏折里进行了解释,并将最近几件准备上报的事一并加上。大意如下:

    臣出身于微末之中,蹑足于行伍之间,以一军中偏禆而能有今日,全赖陛下赏识与提携。每念及皇恩浩荡。臣深感虽肝脑涂地而不能报之万一。此前奉诏北征,乃攘除鞑虏、解救黎民于倒悬之义举,亦是微臣忠君报国之职分,虽赖陛下洪福得胜归来,又怎敢妄自贪功?今承蒙陛下赞誉,微臣并及麾下数万将士已是无上荣幸。至于右都督一职,特进荣禄大夫之勋位,臣却是受之有愧,故而斗胆恳请陛下再行斟酌。

    若要论功,数万北征将士尽皆英勇敢战。建功者甚众,其中尤以臣麾下张、石、卢、崔四将为甚。另有兴国侯、郧阳侯等统御之忠贞营,虽为闯营余脉。但自归附以来,尚算恭顺,此番北征更是出力甚多。新近归附之王光泰、郑四维二将,虽曾误入歧途,但既已反正归来,也算勇气可嘉。朝廷亦可酌情封赏、重用。

    此外,荆州之战虽是我军大捷,其中缺憾瑕疵亦不可等闲视之。臣自领兵南归以来,有几句话如梗在喉。不得不言。若有不妥之处,还望陛下恕罪。

    微臣以为。伪清虏廷虽为化外生番勾结汉奸败类而成,横征暴敛、戮我人民。与禽兽无异,可终究自成一体、法度严明,伪官伪将各安其位,违天道而不失如臂使指也。反观我朝,兵将虽多,却是派系林立、相互掣肘。不少军镇竟至各自据守一隅,为蝇头小利而同室操戈。长此以往,则国力不能使于一处,朝廷号令亦不得通达。此番北征,已初见端倪,他日鞑虏再度南侵,我朝又如何以离心之军应对同心之敌?

    再者,此一战,我军阵斩伪智顺王尚可喜、伪续顺公沈志祥等,全歼其军两万有余。此乃虏廷多年不曾有之奇耻大辱,其朝野上下必定震惊非常,报复之日也必定不远。故而朝廷应早行筹划,以备来日战事之需。微臣不才,也愿聊尽绵薄之力,有两点拙见谨供陛下御览。

    一则适当扩充战备,拣选可战之军镇守新得之地。兴国侯等统御之忠贞营,多为百战精锐,可进驻荆州,为我朝北面之屏障。王光泰、郑四维两部反正之军,亦多沙场老卒,朝廷可将之改编,新建军镇,与某部可靠之兵共同镇守岳州一带,扼守湘北咽喉。微臣麾下两万大军,虽新近北征归来,但只需略做休整,补足兵员,亦可随时听候陛下征召。

    二则整肃调整湘北兵马体制,择选一可靠得力之将,总领辰州、岳州等地军务,以使上下同心、调度有序,应对他日南侵之敌。

    ……

    写好奏折,庞岳又附上立功者名单,与缴获的部分战利品以及尚可喜、沈志祥等人的首级,派人一道送回衡州。

    …………

    数日后,荆州大捷的战利品抵达衡州,引起城中军民轰动。

    尚可喜、沈志祥、喀喀木等人的首级,鎏金铠甲,缴获的清军旗帜等物,由专人押运着在城内巡回展示,每到一处都引来无数百姓围观指点。茶馆、酒楼的临街座位更是千金难求。

    年初,多铎曾率军包围衡州,给城中以莫大压力,也让全城军民深切感受到了满清军队的凶恶。如今,满清的一王一公以及多名总兵级战将尽皆授首,带给百姓们的却是强烈的震撼与精神上的极大鼓舞。原来传说中三头六臂一般的鞑子王爷也不过如此,号称以一敌十的满清大军居然也被弄没了一两万。

    城中军民欢欣鼓舞,隆武帝与众阁臣却在面临着新问题。

    问题的症结便在于庞岳向隆武帝提出的那两点建议,即用忠贞营进驻荆州、改编郑、王部降军以及任用一将总领湘北军务。其中又以第一项与最后一项的争议最大。将荆州交由忠贞营驻守,在一些阁臣看来,无疑比割地给满清还要更屈辱。而设一将总领湘北军务,显然又是庞岳野心的昭然若示,自己妄图揽权却又无颜直说,只得用这等假惺惺的手段。

    隆武帝倒还好些,他对联合农民军抗清的策略向来是支持的,因此对第一项也并不怎么抵触,第二项亦是如此。关键是最后一项令他多少感到有些不舒服。正如某些阁臣所言,庞岳虽并未直接要权,但若是将他在奏折中的几点建议结合起来看,其意图也不难明了,就是希望朝廷给他光明正大收编、节制郑、王两部反正军的名义。(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